Chatterbox

星期日, 七月 31, 2005

给同学们的提醒

在这个博客网站内,

1。请用中文交流。

2。请用“large”字形。

3。请把“display name”设置为你的名字(中英文皆可),以方便辨认。

谢谢!

星期四, 七月 28, 2005

第三学段 第六周 周二课

下星期二的课,请同学们戴上绿、褐、紫三色的墨水笔。

同时,请每一位同学带上一本字典或词典。

当天,欠交周记、读书会课后练习、作业簿、作文等的同学请“自动”交上。

沉睡2400多年后醒来 “天下第一剑”霸气震天下

看了以下新闻,同学们就会知道“卧薪尝胆”的由来了。(转载自联合早报网)
---------------------------

1965年12月,考古队在发掘江陵望山的一座楚国贵族墓时,发现了一柄寒光闪闪、刃薄锋利的宝剑。这柄被称为“天下第一剑”的青铜剑,是怎样出土的?越王剑缘何出自楚墓中?为何至今仍锋利无比……

神剑醒来,一觉睡了2400年

  40年前的10月初,湖北江陵(现荆州区)望山村。

  因连续两年发生干旱,当地农民遭遇“水荒”。政府决定从荆门漳河修一条水渠,引水灌溉现在的川店、马山、八岭山等乡镇的部分农田。

  江陵地区位于长江中游古云梦泽畔,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春秋、战国时,这里曾是楚国都郢的所在地。按照规定,文物部门对水渠工程经过地进行了初步勘探。

  家住川店镇望山村三组的邵天万老人,向记者回忆当年勘探“望山一号墓”时的情景时仍很激动:“土的颜色出现了黄、紫、褐的混合色,这可能是书上说的‘五花土’。”

  时任考古队队长的谭维四教授很快赶到现场。结论很快出来:在这一带,有大中型墓葬25座,小型墓葬至少有30座。

  2400多年前的秘密就这样被揭开了。

  10月中旬,发掘工作开始。考古队将在两个月后打开战国时代一扇尘封已久的大门,这可是一个轰动海内外的重大新闻。

  发掘工作分阶段进行:先集中主要力量发掘规模较大的望山1、2号墓;后完成望山3、4号墓地的发掘。

  年末的江陵,雪雨纷飞。荆州以北地区地下水位较高,墓坑积水较多,土质情况不良,坑壁极易崩塌。

  住在古墓附近的刘吉发老人回忆:“当时,文物工作队的人就住在我们农户家,‘望山一号墓’是当时发掘中最大的一座墓。”

  12月初,望山1号墓已挖至地下6米多深。打开主棺,墓主左侧一个黑色剑椟呈现在人们眼前。

  “里面有一把剑!”考古队员报告说。拔剑出鞘,寒光逼目,而且毫无锈蚀,刃薄锋利。谭维四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试其锋芒,稍一用力,便将21层白纸划破。

  谭维四意识到:这柄2400多年前的青铜剑必将震撼世界。

专家论战,公认剑主是勾践

  此剑长55.7厘米,宽4.6厘米。剑身饰满黑色菱形暗纹,剑格正面和反面还分别用蓝色琉璃和绿松石镶嵌成美丽的纹饰;剑首向外翻卷作圆箍,内铸有极其精细的11道同心圆圈。

  其工艺之精良,并非当时楚国铸造技术所能成就。那么,这把锋利无比、精美绝伦的青铜剑到底系何人所持有?

  破译密码的钥匙很快找到了,在剑身的一面近格处,两行鸟篆铭文,共8个字。这种古文字,史称“鸟虫文”,是篆书的变体,释读颇难。考古工作者初步释读出剑铭中的6个字为“越王”、“自乍(作)用剑”。照此推理,此剑必为越王所有,但它带给人们的谜团似乎越来越大。

  春秋时越国自允常于公元前510年称王起,经勾践、鹿郢、不寿、朱勾至无疆于公元前334年被楚所灭止,先后有9位越王,此剑又是哪一位越王所“自作”呢?越王的剑何以出现在楚国的疆域上?

  于是,在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之间展开了一场以书信往来为主要方式的、轰动一时的学术讨论。讨论是由主持此次发掘的著名考古学家方壮猷教授发起的,参加者有郭沫若、于省吾、容庚、夏鼐、陈梦家等一大批著名学者。
  
论战最终出现了突破

  故宫博物馆研究员唐兰作出的判断是:越王之名应为勾践。经过两个多月的书信交流、切磋研讨,学者们的意向趋于一致,公认剑上的8字铭文为:“越王勾践,自作用剑。”

  春秋时期名剑鉴赏家薛烛对越王勾践剑评论说:“手振拂,扬其华,淬如芙蓉始出……虽复倾城量金,珠玉竭河,犹不能得一物”、“肉试则断牛马,金试则截盘匜”,其身价之重自不待言。

  但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勾践剑剑身有着蛇鳞一样精美的菱形暗格,这种暗纹制作技术至今无法破译,怀疑是化学外镀技术,而化学外镀技术是近代西方才出现的,难道我们当时的古人就掌握了?宝剑的尾部是圆锥体底座,座内内空,有极其规整的同心圆刻纹,是连现代的车床技术都无法实现的,春秋时代的先人能掌握此技术,不可思议。

千古之谜,至今仍在求解中

  勾践——便是那位赫赫有名的春秋晚期霸主,剑如其人,他的霸气曾威震天下。

  当时,周王室衰微,礼崩乐坏,诸侯割据,征战频繁。公元前6世纪中叶,当中原各国正闹着内政变迁期间,南方的楚、吴、越之间则开始了激烈的征战,一度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

  吴国在今江苏南部,都城为吴(今江苏苏州);越国在今浙江北部,都城为会稽(今浙江绍兴东南)。

  先是吴楚争霸,而与吴国相邻的越国也不甘寂寞,乘吴忙于攻楚之际,经常袭击吴国。公元前496年,吴越开战,吴师战败,吴王阖闾负伤而死。3年后,夫差为报父仇,带兵攻打越国,一举攻下越国的都城会稽,迫使越王勾践投降。夫差把勾践夫妇押至吴国,关在阖闾墓旁的石屋里,为他的父亲看墓和养马。

  勾践忍受了许多折磨和屈辱,才被吴王夫差释放回国。他一心想报仇雪恨,带头日夜苦干,重新积聚力量。为了激励自己,他在日常生活中特别定了两条措施。一是“卧薪”,晚上睡觉时不用垫褥,就躺在柴铺上,提醒自己,国耻未报,不能贪图舒服;二是“尝胆”,在起居的地方挂着一个苦胆,出入和睡觉前,都拿到嘴里尝一尝,提醒自己不能忘记会稽被俘的痛苦和耻辱。脍炙人口的成语“卧薪尝胆”说的就是他败而不馁、励精图治的故事。

  而越国身后还有楚国提供军事技术,向其出售先进的“核武器”———弩机。楚人以前被吴王阖闾攻破,深恨吴人,于是怂恿越人攻吴。楚大夫申包胥甚至亲自跑到越国给越王勾践鼓气。越国人不再顾虑了,胆子和步子都大了,如火如荼的复仇行动在越国上下蓬蓬勃勃地展开。

  经过长期艰苦奋斗,上下一心,越国终于“翻身”。公元前473年,越国利用时机起兵灭吴,夫差自刎,越国也达到了它历史上最为鼎盛的阶段。

  有意思的是,作为勾践的“死对头”吴王夫差,竟也“出现”在了离勾践剑出土地仅两公里的江陵县马山五号墓里。1983年11月23日,考古工作者在那里发掘出了吴王夫差用过的一柄青铜矛。

  在省博物馆展览室,勾践剑对面四步远,陈列的便是这柄“吴王夫差自作用矛”,与越王勾践的“自作用剑”挤眉弄眼,面面相觑。这两柄来自远古的世界级兵器珍品,依稀照耀着当年的吴越勇士,在他们主人死后,平静地同室安息了。它们仿佛两把飞梭,编织着时光,飘摇而下,撞击着2400年后站在展览厅里的游客的目光。


  “一对仇敌所用兵器同时出现在楚国,我的判断是,当年勾践灭吴后,将夫差的矛作为战利品缴获。而后,楚国兴兵灭越,遂将勾践剑、夫差矛一并收至囊中。”谭维四对记者说,“当然,这也是一种猜测,学术界至今未能解开这个千古之谜。”

赴日展出,周恩来亲自批准

  勾践剑历经千年,仍寒光闪闪,锋利无比,在海内外引起极大关注。

  1984年的一天,中国历史博物馆贵宾室里,聚集了文物考古和冶金方面的许多专家,他们正在看一个极有意义的实验:桌上平铺着十几层纸,有人取出勾践剑轻轻一划,那些纸立即被齐刷刷地割成两半。

  人们禁不住连声喊道:“真锋利!真锋利!”

  勾践剑为何在墓中被水浸泡两千多年仍寒气逼人?省考古所研究员后德俊认为,1号墓葬深埋地下,一椁两棺,层层相套,椁室四周用白膏泥填塞,人工淘洗过的白膏泥致密性更好。加上墓坑上部填土夯实,墓室成了一个密闭性极强的空间。此外,该墓曾长期被地下水浸泡,墓室内空气的含量更少,且地下水基本为中性。这样的环境条件非常有利于勾践剑的保存。

  后德俊认为,越王勾践剑出土时并非完全没有生锈,只是锈蚀程度十分轻微,难以看出。40年后的今天,尽管妥善保管,该剑表面也不如出土时明亮了。

  勾践剑的出土震惊了世界。但为了保护这一珍贵文物,其公开展出的机会很有限。而每次展出,都会引起极大的轰动。

  1973年,为庆祝中日邦交正常化一周年,经周恩来总理批准,勾践剑赴日展出。展出首日,从开馆到闭馆仅两个小时,观众就达到2300余人,在日引起极大轰动;1984年,勾践剑与吴王夫差矛在香港展览,游客交口称赞;1999年,勾践剑经国务院批准,在新加坡展出,被海外媒体称为“中国重量级国宝”;1999年国庆期间,勾践剑出现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全国文物事业50年成就展》上,为新中国的五十华诞增添光彩。节后,它回到了湖北省博物馆。  

彩漆木雕,勾画古代“动物园”

  在望山一号墓墓主的头部左侧,一件镶金嵌银的铁带钩也引起了考古队极大的关注。带钩是古人腰间革带的“皮带扣”,但令人惊奇的是,实用的带钩一般都出现在死者的腰部,这件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的先秦时代的一件错金银龙凤铁带钩,出现在死者头部,到底是实用的,还是仅仅作为墓主地位的标志所葬于墓中的呢?

  摸清墓主的身份,变得格外紧迫。

  从出土竹简的记载来看,“昭固”这一名字出现了14处,其中一处直接刻有“为昭固祷”。昭固为这座墓的墓主,应该是毫无疑问的。简文中还记载了墓主昭固祭祀楚简王、声王和悼王等先王,以及身为楚悼王曾孙的文字。这为昭固是楚国王族提供了佐证。

  至此,墓主的身份已是一目了然。生前昭固系楚王侍者,与楚王室关系十分密切,并随葬了越王勾践剑,他生前的地位也是较高的。这件铁带钩并非日常系束带之用的,它大而精,把它视为珍宝而放于墓主头侧,只是为了表现墓主人的高级身份。

  在随葬品中,还有一件雕有55个动物图案的彩漆木雕凤鹿座屏最显精美。

  座屏上置有一雕屏,由透雕与浮雕的动物组成连续性的图案,刻有凤、鸟、鹿各4只,蛙2只,小蛇15条,大蟒26条。55个动物穿插交错,相互争斗,巧夺天工。这件完美的工艺品充分地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

  可惜的是,这个完整的座屏出土时,雕屏基本散架,如何立即恢复成了难题。赶到发掘现场的我国著名文保专家胡继高灵机一动,“就地取材”,从一名长发女孩头上取来几丝头发,用头发代丝线,最终将雕屏松散的部件一一扎牢整理好。这才使得我们今天看到了这件完整的国宝。看到55个动物互相撕咬,当时就有人风趣地说,那不正是体现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么?

  1966年1月中旬,望山墓的发掘工作结束。


第五版修订规模历次最大 ——“一夜走红的”《现汉》

《现代汉语词典》是所有词典中的权威,同学们们若要买词典,应该选择这本,现在港推出了最新版。(转载自联合早报网)
--------------------------------------------------

  (北京综合讯)经过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六年的修订,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第五版《现代汉语词典》(简称《现汉》),在前天和读者见面了。此次修订内容几乎涉及全书每个条目和义项,是《现汉》历次修订中规模最大的一次。

  据中国媒体报道,本次修订后的第五版《现汉》词汇总量达到了6万5000多条,一共增加了新词汇6000多条,比如源自台湾华语、在今年4月“胡连会”新闻公报上出现的“愿景”、“体认”两个词汇;删去了2000多条已经过时、不常用的词汇,比如红药水的别称“二百二”等、“假象牙(塞璐璐)”等。

  据专家介绍,新版《现汉》的修订工作主要集中在词语的增减、词类的标注与语言文字的规范等三个方面,而且还吸收了近年来汉语语法研究的新成果,第一次全面地对词类进行了标注,在区分词和非词的基础上,把词汇分成了名词、动词等12大类,给今后汉语研究和教学工作带来很大的便利。

  专家指出,新版《现汉》有别于那些专收新词新语义的词典之处在于,只有那些在目前社会语言生活中使用频率较高、能够生动反映当前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日常生活的词语,才能被吸纳进来,而那些没有被社会普遍使用的词语和短时间流行、生命力不强的词语则不在考虑之内。

  《现汉》修订主持人之一的晁继周研究员,在前天举行的第五版《现汉》出版座谈会上说,与1996年的旧版《现汉》相比,新版《现汉》在收词方面,根据近年来社会生活、科学技术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发展变化,新增加词语6000多条。

另一名修订主持人之一韩敬体研究员说:“新词语主要包括20类,其中政治类包括德治、反恐、和谐社会、跑官、扫黄、双规、以人为本等;影视演艺类包括丑星、出场费、动漫、个唱、做秀、偶像剧、星探等;科技类包括笔记本式计算机、编程、波导、短信息、闪存、网络语言等;社会生活类包括搓麻、低保、富婆、礼包、社保、性教育、性侵犯等;医药卫生类包括非典、强迫症、帕金森综合征、禽流感、食疗、苏丹红等。”

  晁继周透露,“体认”和“愿景”是最后收入新版《现汉》的。他说:“这两个词出现在胡锦涛总书记和连战主席会谈的新闻公报中,新闻公报见诸媒体是4月30日,《现汉》第五版开印时间是5月2日,我们抓紧编写,把这两个‘一夜走红的’词语收进了词典。”

  新版《现汉》增加的新词也吸收广州话等地方方言,如“埋单”(为了便于非粤语使用者理解,新版《现汉》还同时收入了“买单”一词)、“生猛”、“煲电话粥”等,还史无前例标注了词类。

没有收录网络用语

  不过,新版《现汉》并没有收录“大侠”、“斑竹”、“美眉”等网络用语,因为网络新词不符合普遍性、稳定性的选词标准。

  韩敬体说,这次修订总共删减旧词约2000条。删减的词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纯文言词和使用地区狭窄的方言词;过时的音译词;反映过时的事物、现在已不再使用的词等。

  新版词典在封面设计上,采用亮红为主体色,同时以深红色呼应,衬托白色书名,显得更具现代意识。

周记(五)延后

基于Nomad的关系,我已尽量减少同学们的功课量。以下是几项宽限项目:

1。听写延后至下周五。

2。这个星期的周记(五)已上星期读书会《付款》的后续活动代替。同学们这个星期五续写周记。当然如果你想多磨练文笔,要写多几篇周记交上也无妨。

3。那些欠我作业的同学,我让你们下周二才补清。但是,下星期二之后,就不会再宽容了。我说过,每一份欠交的作业,一份一天记过一分。其实你们已经中二了,我本不想这样的,但是你们并没有足够的责任感和自律。开学第一天我就说了:若有同学不能交作业,必须事先通知我。但很少同学那么做。这不单是对我的不尊重,也是对你自己不尊重。不尊重你的人格!既然如此,就不能怪我不给机会了。

新国家图书馆开放

坐落在维多利亚街的新国家图书馆已经于7月22日正式对外开放。这座楼高16层的建筑物有着最先进的设备及最丰富的藏书。

为了方便公众使用图书管理的资料和参考书,国家图书馆特地设立了一个电子图书馆(digital library)。网站是:www.nlb.gov.sg 请同学们至少上去这网站游览一下,了解它提供的服务,以后才会知道要到哪里找资料。

在图书馆的不同角落,摆放了有关新加坡的展览品和照片,让公众了解新加坡的历史和面貌。即日起至8月6日,星期五下午6时和星期六上午11时,图书馆为公众安排导览,介绍图书馆的各项设备。希望同学们能抽空一游。

星期三, 七月 27, 2005

周记(二) 评语

这一期的周记,有同学因为生病了,所以领悟到健康的重要性,也有的因此感受到父母亲的爱与关怀。能够从一件小事产生联想,是可喜的。 有些同学写了自己对人生的看法,有些写了自己的理想与梦想。

同学们有理想吗?你的理想是什么呢?有同学说,想当明星、歌星。但是,好多同学说归说,在课业上却不太认真。你又怎么去实现这些美丽的梦想呢?也许你们现在不能理解,那就让我们来做一个简单的思考,以你现在中二的“资历”,你能做些什么工作?到快餐店打工吗?你的理想就仅限于一间快餐店吗?我想不然吧?既然如此,要实现你们心中的理想,唯一的渠道就是在现时为自己攒足本钱。 所以,你们现在明白作为学生的任务和职责了吧?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与各位同学共勉之。

顺便提一下,班上有好几位同学的字体很工整,有些每一篇都是一样的认真:文隆、勇达、俊维、姿姿、舒萍。
排名不分先后,其他没有被提到的同学,并不代表你们不认真,但是这几位同学的表现较为突出一些,所以其他同学,加油咯!

周记(一) 评语

这第一篇周记要同学们写的是六月假期里,你做了些什么,难忘的是什么。

看了大家的周记,都各自精彩。很多同学到了名胜地游玩,更多回校补课和参加课外活动,但也有同学一整天就赖在家中,无所事事,沉迷电脑游戏。

六月假期那么长,整整30天,怎么会没有东西写呢?假期可以做的东西那么多:充实自己、提升自己,怎么会没有事做呢?同学们有一个共同的缺点,就是都把作业留到假期快结束时才做。相信不用我说,你们也知道这是不对的。难道你们还不懂“先苦后甜”的道理吗?把作业先做完了,剩余的时间才能轻轻松松地玩乐,不用记挂着还没完成的作业和,等到快开学了才草草地把作业乱写一通,或更不应该地,等老师追作业才两手一摊,努力摆出一幅很无辜的样子,哪一个较有个人尊严,还需要我替你们选择吗?

有同学说,假期时间不够。其实时间够不够是要看大家怎么安排时间。每一个人一天都只有24小时,为什么有些人就能够做很多事情,很成功,而有些人却一天过一天,总觉得时间太少了?关键就在于效率和自律,做事要有效率,才能事半功倍,做人要自律,才能把事情做好。懒散的人将永远一事无成,因为慵懒是不会获得成功的。

当然我不是要同学们从早到晚埋头读书,假期就是让你们在充实自己的当儿也适当地放轻松。但是在娱乐花钱的当儿,别忘了要谨慎花钱。在你们还没本事赚钱的时候,就不应该只做一个“花花公子”。父母赚钱不容易,你们没有帮补家用,就不应该太浪费钱。

第三学段 第五周 ——周五听写延后

班上有一部分同学参与了“艺海遨游”(Nomad)的演出,体恤他们练习、彩排辛苦,这个星期五的听写延后。

下星期五的听写出了课堂上划出来的生词之外,也包括以下词汇。以下的词汇是同学们在周记中普遍犯的错误。因此,若要避免往后听写“加料”,请同学们勤查字典,并且把完成的作品再读一边,审查错字和病句。

输赢 无聊 打瞌睡 惩罚 默契 彩排

辛苦 无罪释放 宏茂桥 稍微 毕生难忘 罢了

幸运 仔细 一瞬间 突发事件 冲凉、洗澡 买、卖

星期二, 七月 26, 2005

为什么要写周记?周记该怎么写?

有些同学们可能会埋怨:为什么要写周记呢。另一些同学可能会为该写些什么而伤脑筋。

在此给同学们解惑解惑。

写周记是要让同学们培养仔细观察生活的细心,也让大家有一个磨练文笔的机会。文字是可爱的,如果你能充分地理解它,就能把它们玩弄于股掌之间。我们要利用文字,而不应该被文字利用。我也有一个网上博客,偶尔纪录一下心情,有机会与大家分享。

周记能写些什么呢?什么都能写!主要是通过一天或一周中所发生的一件事,描述你的心情。这件事情也许在当时让你产生了一些想法,而你要做的就是把这些感想写下来。

周记的价值在哪里?若干年后,当你再次展读你的周记时,必然会有一番体味。

设立此博客网站的原因

同学们好!

大家想必对这样的课后交流方式感到非常的新鲜。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同学们能够在课外多用华文,多提升自己的华文程度。

这个博客网站的作用主要有三:

一、提供一个与同学们交流的平台。我将会把每一期周记的综合评语登载在这里,同学们必须看了之后留名(让我知道你看过了),或者留下自己的感想。我希望同学们能够自动自发,不要让我再像保姆一样清点人数,找出那些“失踪者”。

二、充当网上布告栏。任何的信息或公告(announcements)我也会刊登在此,希望同学们每天至少花5分钟的时间查一查,并且彼此提醒。我不会接受“我不知道”或“我忘记查”诸如此类的理由。

三、作为课外补充的“小小加油站”。比如,我会转载一些与中华文化、常识、历史、文学、考古等有关的报章或网站或图片资料,充实大家贫乏的知识库。每一个学段结束时,我可能会考虑给大家一个小测验,考考大家到底理解了多少,吸收了多少。所以请仔细地、专心地看。

同学们必须切记的是:

1. 此地非一般的聊天室,大家贴在这里的帖子必须与中华语言、语文或文化等有关。

2. 身为炎黄子孙,自幼受儒家思想熏陶,请保持优雅言语,否则别怪版主“不讲情面”。

3. 此地只供“会员”(即注册在本博客名下的同学)使用,闲杂人等,一律谢绝。

4. 版主(即本人)有权对任何帖子进行评注及删除。

希望同学们遵守规则,使这块学习园地开花结果。

任何疑问,请电邮我,邮址是:
funchinese@gmail.com


 
http://www.cse.unsw.edu.au/~jala671/Midis/new/inochi_no_namae.mid http://www.cse.unsw.edu.au/~jala671/Midis/new/fromthebeginning.mid http://www.cse.unsw.edu.au/~jala671/Midis/new/hikari.m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