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扬
那天上课的时候大家都看到了宝仪交上来的听写改正了。
不知道同学们看了是否有感触?
我感到很欣慰。
学校一直都在灌输大家“自律性”(Discipline from within)。自律对任何一个要成功的人来说都是必备的素质。凡事若是发自内心,自动自发地去完成,其效果必定比被逼完成的大。因为一个被逼完成任务甚至责任的人,就犹如一个抽线木偶,只有在被抽动时才会动一下。
当然,要自动自发去做事的人,必须要知道其背后的目的。就如:同学们上课都算积极,但积极的背后是什么样的动机?是为了吸取知识,充实自己,提升自己的素养?还是为了分数?我想,在宝仪身上我看到了前者,但在大部分同学身上,我看到的更多是后者。
文凭固然重要,但那最终也不过是让你进入社会的入场券。如果你有一纸好的文凭,也许你能成功进入大公司工作。(当然,如果你连入场卷都没有,那就连竞争的机会都失去了)。然而,踏入社会之后,老板看的,再也不是你的文凭,而是你的才干,你的办事能力,你对工作的态度,你的价值观。
在教育的道路上,每一个考试都是一种测试,考察你在这一年里面到底吸收了多少知识。既然如此,其实老师也不应该提供什么应考策略的,但是,为了同学们都能够取得一张上等的入场卷,老师们还是苦口婆心地一再重复注意事项,希望同学们避免犯下诸等错误,当中的用心良苦,同学们感受到了吗?
在我刚刚接手你们这一班的时候,宝仪在周记中提到对华文的矛盾心理,想放弃华文。她是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同学来找我,希望我能帮助她提高华文水准。我介绍她看了一些书,她也看了,甚至还每一个故事写一篇读后感。这样积极及诚恳的学习态度,我能不感到欣慰吗?就算她在一些测试中表现不理想,我也没有理由责怪她,因为我知道她已经全力以赴了。
但是我更清楚的知道,你们当中有很多同学并没有全力以赴。全力以赴和尽力是不同的。尽力只是尽你所认为的能力,并没有发挥你的潜力。很多人在说自己尽力的时候,其实很清楚自己是在撒谎。我所致的不只是华文这一科,而是大家对待自己学业的态度。
我希望同学们能够在积极备考的当儿也正确看待考试的意义。在下一个学年开始后,调整心态更积极对待自己的学业。学业是你的,没有人可以取代,如同无人能褫夺你的只是一般。如果你选择在敷衍中度过人生最宝贵的四年,那接下来的四十年将是你补偿的时刻。很老掉牙吗?现实确实如此。在踏入社会之前完善自己,将使你在往后减少许多挫折与坎坷。
在此,我要给予宝仪肯定与表扬。这才是真正明白什么叫“学习”的态度。
孺子可教也。
不知道同学们看了是否有感触?
我感到很欣慰。
学校一直都在灌输大家“自律性”(Discipline from within)。自律对任何一个要成功的人来说都是必备的素质。凡事若是发自内心,自动自发地去完成,其效果必定比被逼完成的大。因为一个被逼完成任务甚至责任的人,就犹如一个抽线木偶,只有在被抽动时才会动一下。
当然,要自动自发去做事的人,必须要知道其背后的目的。就如:同学们上课都算积极,但积极的背后是什么样的动机?是为了吸取知识,充实自己,提升自己的素养?还是为了分数?我想,在宝仪身上我看到了前者,但在大部分同学身上,我看到的更多是后者。
文凭固然重要,但那最终也不过是让你进入社会的入场券。如果你有一纸好的文凭,也许你能成功进入大公司工作。(当然,如果你连入场卷都没有,那就连竞争的机会都失去了)。然而,踏入社会之后,老板看的,再也不是你的文凭,而是你的才干,你的办事能力,你对工作的态度,你的价值观。
在教育的道路上,每一个考试都是一种测试,考察你在这一年里面到底吸收了多少知识。既然如此,其实老师也不应该提供什么应考策略的,但是,为了同学们都能够取得一张上等的入场卷,老师们还是苦口婆心地一再重复注意事项,希望同学们避免犯下诸等错误,当中的用心良苦,同学们感受到了吗?
在我刚刚接手你们这一班的时候,宝仪在周记中提到对华文的矛盾心理,想放弃华文。她是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同学来找我,希望我能帮助她提高华文水准。我介绍她看了一些书,她也看了,甚至还每一个故事写一篇读后感。这样积极及诚恳的学习态度,我能不感到欣慰吗?就算她在一些测试中表现不理想,我也没有理由责怪她,因为我知道她已经全力以赴了。
但是我更清楚的知道,你们当中有很多同学并没有全力以赴。全力以赴和尽力是不同的。尽力只是尽你所认为的能力,并没有发挥你的潜力。很多人在说自己尽力的时候,其实很清楚自己是在撒谎。我所致的不只是华文这一科,而是大家对待自己学业的态度。
我希望同学们能够在积极备考的当儿也正确看待考试的意义。在下一个学年开始后,调整心态更积极对待自己的学业。学业是你的,没有人可以取代,如同无人能褫夺你的只是一般。如果你选择在敷衍中度过人生最宝贵的四年,那接下来的四十年将是你补偿的时刻。很老掉牙吗?现实确实如此。在踏入社会之前完善自己,将使你在往后减少许多挫折与坎坷。
在此,我要给予宝仪肯定与表扬。这才是真正明白什么叫“学习”的态度。
孺子可教也。
0 Comments:
发表评论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