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时间
同学们:
请注意你们的试卷一是1.5小时,试卷二则是2小时(不是快捷华文的1.5小时)。
祝大家金榜题名!
*this post is meant to be typed in english*
*dun understang english den dun read lohx*i very xian... study until going BONKERS aledi... so cum here to write non-sense stuff.... =p
paisehx... i abit dreamy today...ytd nite he veh sweeet sia.. waited for me (together with zhian gor)at cwp den sent me home on his bike... actually ish zhian gor's one... den zhian and him exchange bike....yup yup... he damn pro can. his n level math paper 2 one question osho never do... =p *mish him lots* whahahax... sian lehx... me got no mood to study worx.... haixsh... veh scared cannot make it to the klas i wanna go coz alot of pple osho wanna go that klas. cauxx... oOps! =p blehx... haha... but nvm lahx. cannot make it den jiu dun study lohx... go learn music and form own band or somthing lohx... music rawkz =)
中国近代历史人物你知多少?
对中国近代史有兴趣的同学,这是一个很好的网站。名人堂网站介绍的是自光绪皇帝(清朝最后第二个皇帝)以来的朝廷要员。
同学们可选你们自己喜欢的人物游览。同时也看看你们认识几个人物?当中,我们在《责任感》一课中谈到的詹天佑也是推动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先驱,务必认识认识!
了解历史,了解自己民族的过去,才能更客观地看待自己的现在。
考试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在此再一次提醒大家:1。回答理解问答时必须明确知道自己要阐述的是什么,避免冗长却无中心意义的答案。要老师在答案中找答案在会考中是不切实际的。2。遇到要你们举例说明的问题,请以“点”回答(point form)。3。在解释划线句子时,请根据篇章中的上下文推敲所要的解释,作客观解释,不要牵扯到文章内容。总之,答案要明确。也才能显示你真正理解篇章的意思。现在你们就必须为两年后的会考磨刀了。想要到时再努力的同学,届时太迟了。
表扬
那天上课的时候大家都看到了宝仪交上来的听写改正了。不知道同学们看了是否有感触?我感到很欣慰。学校一直都在灌输大家“自律性”(Discipline from within)。自律对任何一个要成功的人来说都是必备的素质。凡事若是发自内心,自动自发地去完成,其效果必定比被逼完成的大。因为一个被逼完成任务甚至责任的人,就犹如一个抽线木偶,只有在被抽动时才会动一下。当然,要自动自发去做事的人,必须要知道其背后的目的。就如:同学们上课都算积极,但积极的背后是什么样的动机?是为了吸取知识,充实自己,提升自己的素养?还是为了分数?我想,在宝仪身上我看到了前者,但在大部分同学身上,我看到的更多是后者。文凭固然重要,但那最终也不过是让你进入社会的入场券。如果你有一纸好的文凭,也许你能成功进入大公司工作。(当然,如果你连入场卷都没有,那就连竞争的机会都失去了)。然而,踏入社会之后,老板看的,再也不是你的文凭,而是你的才干,你的办事能力,你对工作的态度,你的价值观。在教育的道路上,每一个考试都是一种测试,考察你在这一年里面到底吸收了多少知识。既然如此,其实老师也不应该提供什么应考策略的,但是,为了同学们都能够取得一张上等的入场卷,老师们还是苦口婆心地一再重复注意事项,希望同学们避免犯下诸等错误,当中的用心良苦,同学们感受到了吗?在我刚刚接手你们这一班的时候,宝仪在周记中提到对华文的矛盾心理,想放弃华文。她是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同学来找我,希望我能帮助她提高华文水准。我介绍她看了一些书,她也看了,甚至还每一个故事写一篇读后感。这样积极及诚恳的学习态度,我能不感到欣慰吗?就算她在一些测试中表现不理想,我也没有理由责怪她,因为我知道她已经全力以赴了。但是我更清楚的知道,你们当中有很多同学并没有全力以赴。全力以赴和尽力是不同的。尽力只是尽你所认为的能力,并没有发挥你的潜力。很多人在说自己尽力的时候,其实很清楚自己是在撒谎。我所致的不只是华文这一科,而是大家对待自己学业的态度。我希望同学们能够在积极备考的当儿也正确看待考试的意义。在下一个学年开始后,调整心态更积极对待自己的学业。学业是你的,没有人可以取代,如同无人能褫夺你的只是一般。如果你选择在敷衍中度过人生最宝贵的四年,那接下来的四十年将是你补偿的时刻。很老掉牙吗?现实确实如此。在踏入社会之前完善自己,将使你在往后减少许多挫折与坎坷。在此,我要给予宝仪肯定与表扬。这才是真正明白什么叫“学习”的态度。
孺子可教也。
2005年中二高级华文年终考试 考试模式
试卷一 (90%)
1。 应用文
2。 作文
(由于这是新的出题模式,试卷一的分数比重有待确定)试卷二 (110%)
1。综合填空
2。(A组) 理解测验一
(B组) 理解测验二
(C组) 理解测验三(段落分析,只有一题)3。(A组) 理解问答一(B组) 理解问答二 (最后一题是长文缩短)
应用文 须知
同学们的应用文测验基本上做得还不错,但是太过冗长。考试的时候,你们必须在一个半小时之内完成一篇应用文和一篇作文,而作文的分数比重比应用文多,所以应用文建议尽量选做公函,一来较短,二来较容易审题。关于这次的应用文测验题目,由于出题者不是我,没有备份,若有同学能在这里提供题目,我就能告诉大家评分标准是什么。这次的测验我是以20分来评,考试的分数比例可能有变。------------------------------------------------------------------------------------------------无论如何,回答应用文有几个部分是同学们可以牢记,不应失分的:1。右上角无论公函、私函,永远都是八格——写信人地址2。私函格式无需收信人资料3。私函称呼时应较为亲切,不要连名带姓地称呼4。私函必须在结尾处附上祝语 (空两格,然后写“祝你”,接着下一行无需空格)5。祝语必须与问题(信中内容)相符,若是慰问信,可用“身体健康”,若是问候信则可用“学业进步”6。祝语与署名/日期之间要空一行7。私函应明确分段,每一个要点分一段第一段一般只包括“问候,写信目的”第二段至第四段视问题要求而定,一段一个主题。每一段不应太长,最后不要超过半面稿纸。最后一段作总结,一般可用:“好,就此搁笔,改日再续。期待受到你的回音。”等8。注:私函除了是写给师长等,不要用“您”,要用“你”9。公函的写信人地址与收信人地址之间应该空一行10。收信人资料和称呼之间也要空一行11。公函称呼则只能用姓+先生/女士/小姐12。称呼后面请记得用华文的冒号“:”,而不是英文的逗号“,”13。称呼下面写标题(无需空行),但必须划线。标题应该尽量简短,并写在一行的中央14。第一段要短,只写“问候,自我介绍,写信目的”15。第二、三段可以阐述问题、请求等16。公函必须要写恭维的话17。用词要有礼貌,尽量用雅词,如“您”、“贵会”、“不胜感激”等18。必须附上致谢词 (空两格:“谢谢!”、“万分感谢!”)19。致谢词和署名之间要空一行20。署名和日期可用七格或八格20。日期格式只接受一种:2005年10月08日(以年、月、日顺序而写)21。请记得应用文中每一个格子只能容纳两个数字
长文缩短的答题技巧
1。删除例子
2。删除铺展的句子
3。删除重复的句子
4。删除比喻句
5。重组重点句子
6。要有引言
7。把反问句、否定句、疑问句改成陈述句
注:同学们别忘了,长文缩短限定80字。超过太多字数(5个字以上)是会影响分数的。
《妈姐的故事》知识补充
什么是“不落家”?除了与自梳女有相类似的社会背景外,其中较为多见是少女迫于父母之命,既不能“梳起”又无法逃出家门,只好在举行婚礼后,利用“三朝回门”的机会长住娘家,以避免与丈夫同居。这种妇女,名曰已婚,实则仍为独身,俗称“不落家”。 有的女子,因决心要过独身生活,虽瞒着父母已秘密自梳,但终因拗不过父母的逼迫而出嫁,所以只好采取婚后“不落家”的办法来应付父母。蓄意不落家的妇女,临嫁时秘密请知己的大嫂大姐们传授洞房花烛之夜的应付办法,并请金兰姐妹特制一套防卫衣服,衣服制成上下相连,夹口处缝得特别牢固,让新娘无法扯开。自带一把剪刀作自卫,不让新郎贴近其身。如新郎以暴力相逼,即厉声呼救,以金兰姐妹扮演的大妗,闻声后便集体前往救护,帮助新娘解脱。在夫家住至三日,“回门”后就不再返回夫家了。
这些自梳女与不落家的封建时代典型风俗,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已自行消失
不过,不落家妇女,在夫家仍是主妇名分。夫家如有红白喜丧之事时,还要派人回去以示关照。若是翁姑或丈夫过世,必须亲自回去“上服”尽孝执丧。本人要是病危将逝时,不能留在娘家办丧,必须回到夫家去待终。弥留期间的饮食、医药及身后费用,均由女家负责。夫家要以主妇之礼仪进行办丧。遗产留给妾侍或庶出子女。也有不回夫家而死于“姑婆屋”或尼姑庵的。 新加坡的自梳女新加坡还有自梳女吗?她们现在的情况如何?且听听她们娓娓道来……德里士家路(DESKER)是新加坡一条很普通很古老的小街,在37号小楼里住着6位昔日的“自梳女”。这是一座1956年购的老屋。门脸上写着:“古镇同乡会”。
德里士家路37号这座两层的小楼,占地约200平方米,是当时来新加坡打工的30位“自梳女”每人集1000坡币买下的,为的是今后姐妹们有个落脚和聚集的地方,由于战乱和天灾人祸,30位姐妹如今只剩下6位了。其中最年长的已98岁,最年轻的也有82岁。目前,这里不仅是她们的家,还是“中山古镇同乡会”,因为她们都来自同一个地方。
小楼里一切都是那样的陈旧,老式的楼梯、老式的电灯,室内灰暗阴凉,许多用具都是“自梳女”们20世纪30年代从中国带来的。在这里,时间似乎停止了,看不到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与之相隔几步路的闹市区与这里形成强烈的反差。二楼靠窗的厅内,正面的墙壁上挂着两排一尺多大的照片,那都是“自梳女”们当年的玉照,尽管照片已旧得发黄,然而她们如花似玉、秀丽端庄的面孔还依稀可辨。
“自梳女”们不懂英文,只会说广东话和一些华语,与我说起家乡话来,特别亲切。她们谈起辛酸的往事时,总是伤心地落泪。85岁的苏焕琼,由于收入微薄,自离开家乡后从来没有回去过。她们现在依然自己做饭、洗衣服,年轻的照顾年老的。在新加坡,她们做过工地挑泥的“红头巾女”,也做过女佣,收入不高,每年依然给家乡寄钱。她们关心着家乡的变化。
“家乡的变化实在太大了”,区二女说。她常常望着窗外沉思默想。老人家很少出门,她们不知道新加坡有个高楼林立的金融区,也不知道在她们的脚下有着来往穿梭的地铁。她们仅用一部电话与外界保持联系,靠自己的一些积蓄来维持简朴的生活。新加坡政府曾提出每月给她们100元生活费,可她们不愿要,始终保持勤俭的生活。不久前,关心她们的人给这里送来了一台彩色电视机,成了她们了解外部世界的一个窗口,也是这座楼里唯一值钱的东西,遗憾的是她们听不懂电视里的英语,只能看看图像而已。 我曾长久地在里士家路37号凝视着这栋古老的房子陷入沉思:多少人为社会献出鲜血和汗水,多少人为追求理想和自由牺牲了自己的幸福,多少生命的轮回让我们痛失昨天,多少旧的枷锁还人为地套在人们的身上……她们的付出也许太多了。92岁的潘杏连是6人中唯一住在楼下、守着“净女”牌位的人,因脚腿不好很少上楼,一生从未回过家乡。靠身边的一台缝纫机生活了一辈子的她,就睡在身后那个像柜子的隔层里。 我在层层叠叠的“净女”牌位前,烧一束香,表示对这些海外“自梳女”们深深的敬意和怀念,希望她们的灵魂得到安息。